為了一場便意,我竟然摔下山!最驚險的登山奇遇|專訪悅悅欲試

為了一場便意,我竟然摔下山!最驚險的登山奇遇|專訪悅悅欲試
在高海拔的山旅行裡,她曾因為便意來襲而慌亂摔下山,也曾在帳篷裡冷得發抖、懷疑人生。那些看似狼狽的片刻,卻成了她最真實的成長記號。從新手起步,到能自在記錄山旅,悅悅的每一段旅程,不只是對體力的挑戰,更是一場場與自己對話的練習。
你可能想不到,她的第一次百岳,其實是一場誤打誤撞。如今的她,已經成為一位戶外冒險家,用雙腳走入台灣山林,也用文字與影像留下情緒的重量。接下來就一起看看文章吧!

悅悅欲試

一位熱愛登山與戶外生活的內容創作者。從 2022 年開始紀錄山旅,經過從零開始摸索裝備與路線,到逐步累積心得與社群互動的經驗,她以幽默誠實的語氣,在網路上分享屬於山中的日常。她不追求華麗的征服,而是在每一段旅程中,找尋適合自己節奏的「剛剛好」。


現在的她,正在規劃一場「登山環島」計畫 — 用雙腳探索每個縣市的代表性山林,寫下屬於自己的台灣山旅地圖。


Q:簡單聊聊自己吧

現在是一個待業中的小廢物(笑)。去年 10 月因為想請長假去爬尼泊爾,就順勢離職了,最近也差不多該開始找工作了(汗)。

我是法律系畢業,過去的工作是法務助理,不過這段時間也在思考,自己還可以往哪些方向發展,或許哪天想不開會準備考律師或公職也說不定。現在的我正處在一段休息期,日常就是去爬山、打排球,但最喜歡做的事情是發呆(笑)。

Q:為什麼想藉由社群,分享生活日常?

我是從 2022 年 1 月開始經營社群的。那時候會在私人 IG 上偶爾發一些照片或心得,因為我是那種內心很多碎碎念的人(笑),所以會習慣去查很多資料、看別人怎麼說這條路線、有什麼注意事項,然後再自己補充提醒:「這個地方要注意呦!」這些記錄其實最一開始是寫給自己看的。

後來慢慢發現,很多人喜歡看爬山的風景,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真的走上山,當大家看到我的分享給予回饋,我就更有動力整理得完整一點,幫不能上山的人把山上的風景帶下來。尤其有些登山路線的資訊其實是很久以前的資料了,沒什麼更新,那我既然都自己去了,也覺得不如就把比較新的資訊拍照、整理出來,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參考,於是才開始經營社群。

Q:聊聊你的第一次登山經驗吧

我的第一座百岳是 2020 年 6 月的奇萊南華。當時朋友說這是「新手友善」路線,我就傻傻跟了上去。那時完全沒重裝經驗,卻硬是背了 13 公斤的重裝上山,還帶了小廢物(超鬧),像是超厚的外套、一整顆氣墊粉餅等,現在回想起來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(哈)。

那時我第一次到高海拔的山裡,身體真的喘到不行,狀態差到一度想著:「這麼痛苦,我再也不要爬山了!」整段路走得像在受罰一樣。而且那趟也是我第一次睡帳棚,結果租的睡袋還是濕的,差點沒被冷死。

現在回想起來,我真的覺得奇萊南華怎麼想都不像是新手該去的百岳,真正的新手路線應該是石門山、合歡北這種開車就可以到登山口,而且一天就可以簡單來回的山才對。

不過這段經歷,也讓我從一開始的新手裝備小白、差點被冷死,到現在慢慢懂得怎麼挑山、調整身體節奏,也從喜歡拍風景的人變成會記錄山旅的創作者。後來甚至走到尼泊爾,這一路的轉變真的有點像遊戲角色升級(笑)。

Q:請分享讓您最印象深刻的登山經驗

因為一場便意而摔下山⋯⋯?

還記得走南一段的時候,最後一天快下山了,但我已經連續便秘五天⋯⋯身體真的很不舒服。那天早上可能太放鬆,畢竟終於要下山了(笑),於是有了便意,我就決定睡眼惺忪地沒戴眼鏡、也沒帶手機,走去找個角落準備解放一下。

遠看以為是一塊石頭,結果竟然是一個洞,然後一不小心就踩空,跌下去了。

當下的我真的瞬間「醒」了,真的是嚇醒的那種,因為我整個人掉下去,腦袋都還來不及反應,就已經在山坡裡了。

我一邊想:「蛤?我該不會真的因為想大便而摔下山吧?」一邊自己慢慢爬上來,因為當下我一個人,叫也叫不出來、附近也沒人。然後更好笑的是我隊友還在帳篷裡睡死,完全不知道我剛剛差點消失在山上(笑)。

爬上來的我,第一件事是戴上眼鏡、拿回手機,但最後⋯⋯我還是有去大便(對,我忍不住了哈哈)。只是整趟回帳篷的時候都想著:天啊,這故事我能講一輩子。

Q:喜歡往戶外走的你,在登山的時候,有沒有最喜歡的小時光呢?

「如果可以幫波波草綁辮子就好了。」

走在山上,我很常低著頭走路。也許是習慣觀察腳下,也許是有點怕看太遠會心慌。但有時抬頭,高海拔的稜線一整片展開,風吹過波波草,我就開始幻想:
「如果可以幫它們綁辮子就好了。」它們就像一顆顆小腦袋,風一吹,那些辮子在空中甩來甩去,一定超級可愛!

大自然很壯闊,可是我跟它相處的方式,有時候就是這麼小劇場(笑)。一點點浪漫,一點點自言自語,好像也比較不那麼孤單。

Q:覺得登山對你而言,是什麼樣的存在呢?

雖然有點肉麻,但我覺得登山就像是一位改變人生的導師。它不溫柔,甚至很殘酷,但在最累的時候,它會讓你看到最真實的自己。

當你氣喘吁吁、腳步快撐不下去時,你已經顧不了自己漂不漂亮,也顧不了形象,
你只會誠實地對自己說:「我真的好累。」那是一種非常赤裸的狀態。可偏偏,也是在這麼疲憊、這麼誠實的時刻,你才真正地看見自己。

然後,你會發現,這一切的過程雖然難,但當你撐過、走完,那份對自己的肯定,會油然而生。不是別人說你很厲害、不是按讚數多,而是「我知道,我做到了」。
那是屬於自己給自己的自信與力量。

我很喜歡登山,正是因為它帶來這種獨特的魅力。痛苦的感覺會被一步步轉化掉,甚至讓你意識到:身上的痛,其實沒那麼痛了。

在山裡,我獲得最多的,是一種情緒上的價值,是一種自我的肯定。

Q:熱愛戶外的你喜歡登山、越野跑等運動,覺得他們之間有什麼差別,你有比較喜歡哪項運動嗎?

最大的差別是:快樂來的速度不一樣。

越野跑像一劑快速的興奮劑。可以一下子感到舒爽,跑起來風呼呼吹、節奏明快,我會邊跑邊想:「我真的好棒喔!跑這麼快、還沒跌倒!簡直是像風一般的女子!」那是一種很即時、很爆發的成就感。

但登山不是。它的快樂來得慢一點、深一點。

每一段路都累積不同的記憶,風景、地形、休息、喘息,一路慢慢走,會覺得「啊,這個地方我來過」、「這邊的風真舒服」。喜歡的是它長長的尾韻,像喝完一杯溫熱的茶,從喉嚨一路暖到心裡。

Q:請分享在山或是戶外運動裡,學習到的三件事

  1. 在大自然面前,人類真的很渺小,所以要學會謙虛

每當走在山路上,我就會感到自己有多麼渺小。無論準備得多充分,面對大自然的挑戰時,我總會意識到,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。

  1. 保持敬畏:與大自然和平相處

大自然是無情的,尤其在天黑後,風吹草動的時候,我會感到一絲絲的恐懼和不安。這讓我更加尊重每一片山林,每一條溪流,並學會敬畏它的力量。與自然相處的關鍵,就是保持一顆謙虛和敬畏的心,這樣我才能更安心地走下去。

  1. 人生中唯一需要比較的對手,是自己

對我來說,爬山不需要急於超越他人,而是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,專注於自己能走的距離。生活也是如此,最重要的對手其實是自己,學會超越過去的自己,才是最真實的成長。

Q:接下來有什麼有趣的特別企劃嗎?有什麼自我的新突破嗎?

我想要去登山環島!我的目標是挑戰每個縣市的最高峰或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山。在每次登山行程中,我會選擇進入城市周邊的山區,爬完後再回到市區。這樣的規劃可以讓我在短時間內深入探索每個縣市的山林景色,享受一邊登山一邊感受城市與大自然的對比。

這樣的規劃需要很多天來完成,但由於現實中的時間有限,我預計在每次旅行中會安排約六到八天,希望未來的自己能有機會完成!


編輯說:

關注悅悅好一陣子了,一開始是被她的笑容吸引,總會忍不住在手機前想:「怎麼會有人長得那麼可愛,真的好令人羨慕啊!」

在社群上的她,總給人一種ㄎㄧㄤㄎㄧㄤ的、自由自在的感覺,直到採訪當天,才真正被她的穩重與深度所打動 — 她說話的方式很溫柔,語氣卻帶著一種經歷過許多風景後的篤定。

我很喜歡她對生活的熱忱,還有她在山裡不斷與自己對話的樣子。那不只是對自然的熱愛,更是一種對自己的認同、一份期待被理解的渴望。


文字編輯:葉佳錚 jheng

圖片提供:悅悅欲試